手机版 倚天拔地网
但王夫之毕竟是理性主义者,他虽然提出情感具有独立的美学意义,而这一点确实是他的一大贡献。
生意是宇宙自然界的生命流行,同时有目的性意义,这需要人去体会。[53] 他也强调主体修养,但他要复的和畅之体,其实就是知觉之心,愉悦之情,因为它同人的感性存在不可分。
但是,要实现这一点,还要有认识这个环节,还要在事物上穷理,就是说,要把体验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之上。又说:某自再见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传习录》载:问:‘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乎?先生曰:‘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这里所说的活泼洒脱之机,就是灵明直觉之机,它本来就是感性的、活泼泼地,不是形而上的静体。因为天地生物都是一般,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也是天地万物中之一物,并没有什么高贵,只是人有思,故能推,即从自身推出去,由自家生命推到天地万物之生,体会天地之生意,这样就能体验到真正的乐趣。
为学就是要学做圣人,不是学习知识,圣人不仅是人伦之至,即道德伦理的典范,而且是备道全美之人,即具有最高智慧和美的境界的人。-------------------------------------------------------------------------------- [1]《论语·泰伯》。岳麓书院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举行了一次由著名学者朱熹和张栻的会讲,二人的学识涵养、人格风范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学者前来听讲,可谓盛况空前。
首先,书院讲学、藏书和祭祀三位一体的基本格局已经完整恢复。1990年,岳麓书院开始招收专门史硕士研究生,以后逐步获得其他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并开始招生。我们选择的学科方向是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专业,尤其是将历史学及哲学作为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到今天为止,岳麓书院已具有了双重涵义,一是已经成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岳麓书院,一是作为现代教育学术机构的岳麓书院。
以后,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大学。与此同时,由于书院是儒家士人的精神家园,我们恢复了书院清代的园林与书院八景,使书院既有整齐严肃的严谨,又有鸢飞鱼跃的活泼,充分体现了儒家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
作为古老的高等学府,岳麓书院又是中国古代学术重镇,是理学及湖湘学的大本营。戊戌变法以后,书院制度逐渐被强行废止,并采用西方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此后,大批岳麓师生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中去,如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李达、谢觉哉、周小舟等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变法失败后以蔡锷、陈天华、程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人才群体。
元、明两朝,潭州三学的体制虽不复存在,但岳麓书院自宋代以来所确立的湖南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却始终没有改变。从历史角度讲,书院改学堂对中国教育以及学术文化思想的近代化起到了正面的作用,因为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趋势,同时满足了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及高数量人才的需求。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开始,他主教岳麓书院达七年之久。(三)、两个问题的思考 在这条架通传统与现代的复兴之路上,既历经艰辛,又收获成果,其中有不少值得思考的话题。
由于它集文物保护、旅游参观、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四项功能于一身,并形成了互动发展的格局,从而促进了古代岳麓书院的现代发展。2004年开始,完全恢复了岳麓书院的原有建制,这在岳麓书院的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里程碑,表明古老的书院已经重获生命,并初步实现了现代化的转换。
更具深远意义的工作在于复兴古老书院自身涌动的积淀千年文化底蕴的教书育人优良传统。我们在复兴岳麓书院过程中,也在复兴国学的研究与教学。
除了研究生教育之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活动。譬如,与岳麓书院相关的理学史、经学史、书院史、湖湘文化史成为这里的特色。(二)现代岳麓书院多功能互动 现代岳麓书院作为一个活的文物,它有别于单纯的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旅游景点,也有别于其他普通的教学科研机构,它是古代书院向现代书院转换的一个典型代表。与此同时,我们为广大青少年开辟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陈列展示、出版图书、学术报告、影像资料和网站开发等多种形式为他们服务。所有这些努力,都显示了书院与国学的内在联系。我们在努力发掘书院优良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现代教育资源,已经开始了书院的复兴。
今天,当人们踏入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这座典雅而质朴、庄重而幽深的庭院后,都会被这种厚重深沉的文化氛围所感染,都会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样,作为历史遗迹、教育博物馆的岳麓书院都被现代学者教授们激活了,成为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基地,被人们赞誉这这是一个活的博物馆。
首先,我们是在修复岳麓书院的同时也恢复了其中的传统国学的研究与教学。美国汉学家列文森曾用博物馆化这个词来形容中国传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只是现代中国人满足情感需要却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董。
岳麓书院教育功能的恢复,是建立在现代高等教育的体制及学科建设基础之上的。宋人陈亮称:乾道间东莱吕伯恭、新安朱元晦及荆州(张栻)鼎立,为一代学者宗师。
这体现在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上,那些原来是古代岳麓书院学术传统的内核,均成为岳麓书院的专家教授们培养人才、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中国书院博物馆和岳麓书院相辅相成,岳麓书院是中国传统书院的典型个案。一是现代岳麓书院多功能的互动性问题。我们还经常在朱熹、张栻会讲的地方邀请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作学术论坛。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学术文化的类型。岳麓书院又被列为省城书院,这进一步巩固了它作为湖南地方高等学府的地位。
所以,岳麓书院学科建设的方向,总是和岳麓书院有着密切的关联。岳麓书院千年办学传统而不辍,留给我们极其丰富的教育传统与教学方法,为现代岳麓书院的教书育人提供了理论指导。
同时也体现在对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教学方法的吸收上。三十年代末,著名国学家马一浮在四川创建复性书院,五十年代初,国学大师钱穆又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致力于国学传统的研究与传播。
迩言之,这也是一个关系文化传统承继与创新的跨世纪工程。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一个没有中断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然而在近代自我更新的进程中,它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加上腐朽的清朝廷已经失去了包容外来文化的大气和从容,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严重践踏和遗弃。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作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根据书院教育的这一特点,近年来我们把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重点放在硕士、博士的层次。
岳麓书院的御书楼仍是我们的古籍图书馆,古代斋舍是我们的研究室,古人讲学的明伦堂仍是我们给研究生授课的场所。这就是我们修复古老书院的初衷,也是书院得到普遍肯定的重要原因。
据《岳麓书院志》记载:宋潭士目居学读书为重,岳麓书院外,于湘江西岸复建湘西书院。近代大学的这一弊端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就被许多有识之士所指出。
在社会教育方面,古老书院的现代复兴正面临一个如何传播其优秀文化精神,如何拓展知识视野、增强学术活力,如何强化其教学效果与社会影响的问题。从八十年代中期成立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所,到本世纪全面恢复合国学研究、人才培养、文物保护为一体的书院建制,那个象历史上能够承担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岳麓书院恢复起来。
Copyright (c) 2018-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老子并没有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以自然为认识对象,以人为认识主体,建立自然界的客观本体。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